原文位址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5062
『一八九五』的觀後心得(by 高仔)
最近與幾位友人一起相約前去觀賞國片<一八九五>,該片是以客家游擊隊的領袖吳湯興之視點,描述日本接收台灣過程中所爆發一連串戰鬥的乙未割台戰役為主軸。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過去也沒有人曾作過同一歷史背景的嘗試,我原本對此片抱持著相當高的期望,但結果卻是大失所望───確切地說,這是一部爛片。 為什麼我會給予如此嚴酷的評價呢?總結來看的話,<一八九五>的失敗可以簡單地分析為三個巨大失誤。
第一點失誤,就是在編劇處理主線支線時的混淆不清,以致於全篇電影的節奏分配快慢失衡,對於一部電影而言這是致命而不可挽回的巨大傷害。
我 大概可以瞭解導演希望在低製作成本(約六千萬新台幣)的預算規模下,想要拍攝一部符合主流大眾視點的歷史背景電影;因此他嘗試著將兒女情長、兄弟情義、軍 事戰爭、歷史題材、悲壯氣氛等要素全部融合起來,但這種充滿野心而無謀的嘗試結果卻是造就了一頭四不像的怪物,因為主線薄弱而支線分散回收不了的慘劇,而 使得<一八九五>不論是作為愛情片、軍事片、歷史片或是娛樂片而言都是不及格的產品。####
雖說預算不多,但是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這六千萬絕對 可以運用的更有效率。BBC英國國營電視台之前就曾挑戰過用10萬英鎊、3名臨時演員在3天之內重現奧馬哈灘頭慘烈戰況的專題;而瘋狂的日本模仿者也只花 了5天4個人和不到100萬日幣,就成功地營造出浩大的戰爭場面,證明了在現代的藍幕攝影和剪接技術配合之下,<一八九五>的預算絕對不是它戰爭場面無力 虛脫的開脫藉口。
連一集50分鐘預算不滿1000萬台幣的公視的歷史紀錄片,都有辦法找來荷蘭人、德國人,重現鄭成功攻台與台江內海戰役 的場面;而一個職業導演拍出來的戰爭場面,卻比歷史紀錄片的重演示意戲還要不如時,真的是不曉得他到底是在幹嘛?我或許知道預算濫花到哪裡去了,因為電影 裡嚴重失衡失焦失控的場景分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這六千萬台幣究竟是花到了哪裡去。
此種要快不快、要慢不慢,使電影缺乏緊迫感與節奏感 的敘事手法完全欠缺張力可言,<一八九五>之中跳過了一切可能會消耗預算的大場面,結果卻是留下了大量雞肋存在的支線劇情;老實說,劇中不管是為了讓閩南 人有戲份而硬插上去的山賊或是存在感薄弱的徐驤與姜紹祖,乃至於毫無必要的配角群,直到電影最後我都看不出來他們的支線有所回收,或是回收後對劇情有何影 響。
或許應該這麼問才對,電影劇組們究竟想要在這一百分鐘裡表達什麼?
第二點失誤,則是關於角色分配的問題,我實際上很 想直接說一句話,那就是<一八九五>之中非史實人物的小配角太過搶戲,以致於把史實人物的戲份全部搶光了───我相信有不少對於台灣史沒有深入瞭解的觀眾 一定會想問,到底那個在監獄裡服毒自殺的年輕人和吳湯興身邊的微笑小鬍子是誰吧?。
假使是有更加重要的理由,如計畫安排能增加戲劇張力的支線,而安插那些額外的配角,讓虛構人物在史實中大活躍也倒不是完全無法接受的選擇;例如同是歷史鄉土保衛戰的好萊塢電影<決戰時刻>中,冷酷無情的英軍上校漢彌頓、和與實際人物為藍本再誇張創作的大陸軍摩根上校。
但是<一八九五>可以省略基隆攻防戰、省略台北開城、省略十八尖山會戰、省略淮軍與黑旗軍、最後甚至連可以成為全片大高潮的八卦山會戰都省略了;對於這些省略的犧牲,最終交換得到的電影戲份想必是比這些更有價值的橋段吧?
對,我看到了阿土阿猴之類跑龍套角色的領便當,他們的妻小哭得稀哩花啦很悲傷───這算什麼?一個倒楣衰尾吃了村田步槍子彈的無名佃農之死,可以比奮勇戰鬥而後壯烈成仁的姜紹祖之死更加搶戲?
這 也未免太離譜了,更甚而言,這部電影裡安插的女性角色完全都是毫無存在意義的雞肋;我並不是要岐視女性,而是很單純地要指出<一八九五>之中的女性角色缺 乏靈魂,彷彿她們出場只是給陣亡的龍套角色哭得稀哩花啦,僅此而已,導演並沒想到要她們擔負起更重要的角色或是更深入的劇情意義。
第三點批評則算是一點個人的看法,或許並不是普世價值觀感,但仍有必要提出;那就是在<一八九五>之中,不自覺地流於「敗者的歷史觀」而使得電影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扭曲變質。
當然我並沒有要指責<一八九五>有失敗主義情緒之類的八股話,畢竟那種說法不管怎麼講都太共產黨了───所謂「敗者的歷史觀」,乃是表現在電影製作群無意識地自認為乙未戰爭的受害者,而流露出流血悲壯主義和敗戰受害者自覺,連帶使得電影充滿了過多不必要且矯情的悲情味。
筆 者個人的觀點以為,敗者的歷史觀往往無法得到正面的歷史材料,最終只能流於情緒化的控訴而無法升華為正面有益的經驗總結。這也不是說導演並沒有嘗試表現出 中立客觀的努力,只能說其努力很無謂且沒有幫助;某種意義上我甚至認為由日本導演拍攝的日本側視角顯得更加持平中立,或許全片都由日本視角來拍攝會更加理 想也說不定?
固然台灣在乙未戰爭中作為戰敗的一方與受害者是歷史的事實,但若是用這種角度與心態來拍攝一部電影,其結論到最後只會流於一再重覆且索然無味的悲情訴求,這就是典型的敗者歷史觀。
作 為失敗者的史觀之下,結果我們無法持平地對日軍的狀況和戰力給予正面客觀之描述,無法肯定敵人的結果,就是顯得敗給這種負面評價的敵軍的我們很弱;這種傳 統的惡性循環到了最後,反而讓觀眾感覺很弱的客家游擊隊在跟同樣很弱的日本兵打仗,最後還輸掉,更何況是死得毫無價值可言,實際上真的是很遜的事情─── 結果這種失敗者的史觀也使電影本身成為一部失敗作了。
那麼,在提出這三點主要的批評之後,還有一些東西不得不在最後補充。
徐 驤作為帶領客家游擊隊<七星軍>奮戰到最後一刻的幹將,卻沒有得到其應得的歷史地位;在八卦山戰役中給予日軍重創的黑旗軍也得不到應有的戲份,至於那些在 基隆與桃竹苗好歹跟日軍抵抗了一下的淮軍更是連個影子都沒出現過,我不曉得導演想要表達什麼,但是如果你不想拍戰爭片或歷史片的話起碼也拜託你取個文藝一 點的片名,好告訴大家這是文藝片;或許取個文藝片的片名之後,還要在後頭加個「成份50%」的內容物含量才對。
再來就是史實上台灣地區的 客家人擁槍比率非常高,此乃他們還沒遷來台灣之前就有的傳統,而移民社會的特殊性更增強了這種需求───處於人數劣勢的客家裔在面對先來的閩南人與本地的 原住民,其唯一可以仰賴的保護身家財產之鑰,也唯鳥銃而已。或許幾個例子可以顯示出台灣居民擁槍自重的風氣之盛,像是日本在三角湧執行掃蕩清鄉時就繳獲了 兩千餘挺的鳥銃、而在霧社事件發生前,也曾從山地部落之中收繳了一萬五千餘挺的各式鳥銃。
移民社會的民兵傳統可說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以 手中的武器保護自己的身家財產,拒入侵者於門外乃是天經地義之事───更何況客家人精通槍枝的善戰名聲,早已在太平天國之亂當中得到了驗證。我應該這樣 講,人單勢薄的客家移民,倘若手裡連槍都沒有的話,根本不用等到日本人來,光是在大陸與台灣三百年的械鬥史就足夠讓客家裔全滅了。
當然,<一八九五>片中那種竹竿上綁菜刀打肉搏戰的場景也就成為了對史實的一大諷刺了;更別說淮軍和黑旗軍本身持有的武器裝備並不比日軍差、某些角度而言甚至可以說比日軍更好的事實。
結果我還是不能理解,究竟導演在這部電影裡表達什麼想法?或許這個問題連導演本人也不能給出一個清楚的答案吧。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一八九五』的觀後心得(by 高仔)
張貼者: Captain Picard 於 11/16/2008 02:19:00 上午
標籤: 戰略戰史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看完格主的分享....
看來這部電影...
要不要去看這件事情...
實在有考慮的必要了說~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