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Captain Picard
←仍在英國海軍服役時期的亞馬遜級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1993年賣給巴基斯坦以後更名為Tariq(D-181)。
在1970年代初期,由於英國海軍許多舊艦已經屆齡,然而新設計的Type-22巡防艦與Type-42驅逐艦尚無法立刻服役,因此需要有一批能迅速服役的新艦來填補這個空檔;因此,英國海軍選擇了當時英國民間船廠剛推出的一種新巡防艦設計,稱為Type-21亞馬遜級(Amazon class),這是英國海軍第一種直接使用民間既成設計的艦艇,而不是先建案再依需求規格來慢慢研發;由於亞馬遜級被要求能快速地建造來彌補戰力空缺,故對造艦成本與時程有著嚴格的限制。英國總共建造八艘亞馬遜級,前三艘(F-169~171)由位於伍爾斯頓的渥斯柏(Vosper Thornycroft)船廠建造,後五艘(F-172~174、184、185)則交給位於蘇格蘭的亞羅廠(Yarrow Shipbuilding)來建造。Type-21巡防艦原本是一種來外銷的設計,適用於水面巡邏、經濟海域維護等廣泛的中低強度作戰任務;為了控制成本,艦體採用民間船舶的規格來建造,各種裝備也力求精簡。亞馬遜級是英國海軍第一種採用全燃氣渦輪推進(CODOG)的艦艇,其迅速敏捷的特性遠優於笨重、生火緩慢、操作危險複雜的蒸汽渦輪主機。由於外型十分流暢,頗有快速遊艇的風格,加上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帶來的高機動性,亞馬遜級獲得了「保時捷」(Porsches)的綽號。此外,澳洲海軍也曾參與亞馬遜級的研製,原本打算購買五艘,不過最後此計畫遭到取消。####
亞馬遜級滿載排水量3250ton,為了減輕上部重量以利於航行性能,上層結構大量採用鋁合金材料製造。然而在1977年,亞馬遜級首艦亞馬遜號(HMS Amazon F-169)發生了一場火災意外,鋁合金上層結構易融易燃的特性頓時顯露無遺,該次火災還導致亞馬遜號的鋁合金上層結構扭曲變形;於是之後英國海軍設計建造的艦艇都捨棄了鋁合金,改用鋼材來建造上層結構,然而此時英國海軍已經建造了一大批大量採用鋁合金上層結構的主戰艦艇,除了亞馬遜級之外還包括Type -42雪菲爾級飛彈驅逐艦、Type-22闊劍級巡防艦等等。亞馬遜級的動力系統為複合燃氣渦輪或燃氣渦輪(CODOG)與雙軸推進,全速航行時以兩具Rolls Royce Olympus TM-3B高速用燃氣渦輪推進,可輸出50000匹軸馬力,此時可達到32節的最大航速;巡航時則改用兩具Rolls Royce Tyne RM-1A巡航用燃氣渦輪,功率8500馬力,此時航速最多可達18節。以18節速率航行時,亞馬遜級的續航力為3500海里,航速17節時則增為 4000海里。
亞馬遜級擁有許多當時算是相當先進的裝備,整體武器配置則十分精簡。艦上的中樞為電腦輔助行動資訊系統(Computer Assisted 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CAAIS),這是英國海軍最早期的艦載作戰系統,以兩具FM1600電腦為核心,將艦上感測與武器系統之間的資料傳遞自動化,並整合相關情資供操作人員判斷。艦上的偵測系統包括一具Type-992Q 平面搜索雷達、一具Type-978導航雷達,電子戰裝備為兩具Knebworth Corvus八聯裝誘餌發射器,反潛偵測裝備包括一具Type-184M中距離搜索聲納與一具Type-162M艦體聲納。武裝方面,亞馬遜級的艦首配備一門維克斯(Vikers)MK-8 4.5吋(114mm)艦砲,這在當年是剛推出未久的新式自動艦砲。艦上防空則仰賴一套安裝在機庫上的GWS-24改良型海貓(Seacat)防空飛彈系統(採用四聯裝發射器),為之提供導引的是兩具Type-912射控雷達(義大利Alenia的Orion-10X),因此亞馬遜級每次可發射兩枚海貓飛彈接戰兩個目標。除此之外,亞馬遜級還配備兩門人工操作的Oerlikon 20mm機砲,艦尾設有一座直昇機庫與飛行甲板,早期搭載一架 偉斯特蘭(Westland)的黃蜂(Wasp)輕型直昇機,爾後則換成偉斯特蘭新推出的大山貓(Lynx)反潛直昇機。服役之後,亞馬遜級也陸續進行若干升級,以加強火力;首先,在艦橋前方加裝了四具法國新推出的MM-38飛魚(Exocet )反艦飛彈發射器,使之擁有較長距離的反艦火力。此外,亞馬遜級還追加了兩組STWS-1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美製MK-44、46輕型魚雷。
此外,巴西也在1970年代從英國引進亞馬遜級的設計,並授權巴西的船廠建造,成為尼泰羅伊級,共建造六艘,分別是F-40 Niteroi(1974年2月8日下水,1976年11月20日服役)、 F-41 Defensora (1975年3月27日下水,1977年3月5日服役)、F-42 Constitucao(1976年4月15日下水,1978年3月31日服役)、F-43 Liberal(1977年2月7日下水,1978年11月18日服役)、 F-44 Independencia(1974年9月2日下水,1979年9月3日服役)、F-45 Uniao號(1975年3月14日下水,1980年9月12日服役)。相較於亞馬遜級,尼泰羅級更注重反潛能力,因此艦橋前方加裝一座澳洲Ikara反潛火箭發射器,其餘武裝則大致與亞馬遜級相同,包括一門MK-8 114mm艦砲、兩座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器等等,艦橋後方裝有兩組雙聯裝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艦載直昇機為一架大山貓(巴西編號為SAH -11)或法製 AS-350/355。尼泰羅伊級日後接受大規模改良,主要包括在艦尾加裝一座義大利角蛙(Aspide)八聯裝防空飛彈發射器,並在艦橋兩側各裝一門 Bofors SAK 40mm自動機砲,此外電子裝備也經過升級。目前艦上的電子系統包括:一具Plessey AWS-2三維對空搜索雷達、一具ZW-06平面搜索雷達、Decca RDL-2/5導航雷達、FH-5電子截收裝置、IFF Mk-10敵我識別器、Sperry Mk-19射控雷達、兩具RTN-10X射控雷達、EDO-610E艦首主/被動聲納、EDO-700E變深聲納等。
以當時的水平觀之,亞馬遜級是一種簡潔而有效率的設計,在成本控制上表現卓越,整體設計與裝備也具有當時的先進水準。然而,正由於亞馬遜級的控制成本,艦體大量使用商規標準,幾乎沒有任何裝甲防護效益可言,而且上層結構大比例地使用鋁合金材料,導致該艦的抗戰損與損管能力都備受質疑。當時英國海軍在配置艦艇時並沒有特別強的防火意識,電纜外皮材質燃燒時會產生劇毒氣體,艦內的裝潢與家具也大量使用易燃材料,此外並未特別強化消防損管設施。這些隱憂終於讓英國海軍在1982年爆發的英阿福克蘭群島戰役中付出代價,英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共有四艘水面作戰艦艇遭到擊沈,其中兩艘是雪菲爾級飛彈驅逐艦,另外兩艘就是亞馬遜級。
←在1982年5月21日被擊中的熱情號(HMS Ardent F-184),艦尾陷入火海。
八艘亞馬遜級之中,除了首艦亞馬遜號之外,其餘七艦全都參與了福島戰爭。在1982年5月1日,兩艘亞馬遜級巡防艦箭頭號(HMS Arrow F-173)、敏捷號(HMS Alacrity F-174)以及郡級驅逐艦格拉摩根號(HMS Glamorgan D-19)駛近福島史坦利軍港準備進行登陸前的岸轟時,遭到阿根廷空軍三架匕首式攻擊機的空襲,雖然投下的六枚227kg炸彈都沒有直接擊中英艦,但爆炸的震波使格拉摩根號與敏捷號輕微受損,而箭頭號的上層結構則被匕首機的30mm機砲擊中11發,這是亞馬遜級第一次蒙受戰損。在5月4日Type-42驅逐艦雪菲爾號(HMS Sheffield D-80)被飛魚飛彈擊中後,箭頭號與Type-12I羅森級巡防艦的亞爾茅茲號(HMS Yarmouth F-101)立刻趕往救援,箭頭號負責協助滅火,亞爾茅茲號則在一旁進行反潛警戒,不過最後還是無法救回這艘被大火焚燒的驅逐艦。更慘烈的戰況發生在二十幾天後,在5月21日中午,3架阿根廷空軍A-4Q天鷹式攻擊機對正在聖洛斯卡灣支援英軍登陸作業的亞馬遜級艦熱情號(HMS Ardent F-184)展開攻擊,結果熱情號的艦尾遭到2枚炸彈與14枚空射火箭命中,火勢引燃了鋁製的上層結構,釀成了無法控制的大火,鋁製上層結構迅速被燒融,鋁水四處橫流。而發動攻擊的三架A-4Q在攻擊結束撤退途中,被英國海軍海獵鷹戰鬥機攔截,擊落2架;之後又有三架阿根廷幻象-3戰機攻擊了燃燒中的熱情號,但沒有擊中。由於火勢難以撲滅,彈藥庫隨時有被引爆的危險,熱情號的官兵不得不棄艦,總計艦上共有22名官兵在此次攻擊中喪生。數小時後,熱情號的上層結構完全坍塌縮陷,艦體斷成兩截,沈沒於聖卡洛斯灣中。
←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在1984年5月23日晚間艦內未爆彈爆炸時的畫面。
在兩天後的5月23日,阿根廷A-4Q機群在幻象-3的掩護下大舉進攻停泊在聖卡洛斯灣的英國特遣艦隊;在下午1405時,三架A-4Q對聖卡洛斯灣北面的英艦發動攻擊,一艘亞馬遜級巡防艦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被兩枚500磅炸彈命中,一枚擊中後甲板,第二枚穿入機艙,不過兩枚炸彈都爆炸。羚羊號隨後駛入聖卡洛斯灣錨地進行修護,艦上留下一個拆彈小組處理機艙裡的未爆彈,其餘無關緊要的人員則全部撤離。在當天晚上拆彈小組企圖移除引信時,炸彈突然爆炸,當場炸死一人,另外七人受傷;附近的油庫立刻被引燃,艦上電力中斷喪失消防能力,大火迅速延燒到鋁合金上層結構;跟兩天前的熱情號一樣,鋁質結構迅速燒融坍塌,加上艦上人手不足,火勢根本無法控制。經過幾小時無效的搶救後,羚羊號從中間斷成兩半,沈入聖卡洛斯灣中。戰火的考驗證實亞馬遜級的生存設計根本不堪一擊,只要區區一枚炸彈引燃了鋁製上層結構,火勢就會徹底失控,最後導致上層結構全毀、艦體燒斷,根本無法挽救,這種挨不起一枚炸彈的脆弱性對於一艘3200ton的艦艇而言,是非常不稱頭的。而同樣慘遭擊中的雪菲爾號飛彈驅逐艦的上層結構以鋼材作為骨架,雖然也使用了不少鋁材,加上電纜等其他因素導致火勢失控,但由於使用鋁合金比例較少,因此大火還不足以導致該艦直接燒融變形而斷裂沈沒。雖然亞馬遜級是一種成功控制成本的船艦,但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根據福島戰爭的經驗,亞馬遜級脆弱的商規艦體結構無法承受南大西洋惡劣的海象與氣候,於是在戰後在側舷加裝了鋼板來補強結構。此外,機庫兩側各增設一門Oerlikon 20mm機砲,使艦上的20mm機砲總數達到四門,而日後部分艦艇更以BAE DS30B REMSIG 30mm機砲取代20mm機砲。雪菲爾級與亞馬遜級在福島戰爭中付出的血價,促使英國海軍日後設計Type-23公爵級巡防艦時採用更嚴格的生存與損管設計,上層結構全面採用鋼質製造,強化消防設施與損管區域的作業能力,並且摒棄任何易燃建材以及會產生有毒氣體的舊式電纜。
福島戰後剩餘的六艘亞馬遜級繼續為英國海軍服役。在1988年,英國與當時遭到美國武器禁運的巴基斯坦政府展開協議,商討未來的軍售事項,雙方並在 1992年達成協議,將六艘亞馬遜級除役後轉賣給巴基斯坦。這六艦於1993至1994年除役並立刻轉手,巴基斯坦稱之為塔利克級(Tariq class)。這六艘亞馬遜級對於當時遭逢美國武器禁運的巴基斯坦而言,算是一項即時的戰力補充。移交巴基斯坦後,六艘亞馬遜級做了改良,包括將 CAAIS戰鬥系統換成CelsiusTech 9LV Mk3戰鬥系統,以荷蘭Signnal DA-08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取代原有的Type-992、換裝DR-3000電子支援系統阿美製MK-36干擾彈發射器;此外,原本機庫上方的老舊海貓飛彈發射器與飛魚反艦飛彈遭到移除,換成一具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其中三艘本級艦在艦橋前方加裝兩組雙聯裝美製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F-182、184、186);而在2005年左右,另外三艘沒裝備魚叉飛彈的塔利克級(F-181、183、185)在艦橋前方加裝了中共出售的獵鷹 -60(LY-60)六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系統,這種飛彈衍生自中共霹靂-10型(PL-10)空對空飛彈,美國懷疑這是中共透過管道取得AIM-7麻雀空對空飛彈而仿製的產品。獵鷹-60的陸基型為FD-60,彈體採用雙X彈翼佈局,直徑208mm,彈長3.98m,重220kg,彈體最大負載35G,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單級固態火箭發動機推進,最大速率3馬赫,最大機動過載為7G,作戰高度30~12000m,配備一個內含鋼珠的預置破片戰鬥部。獵鷹 -60採用捷變頻半主動雷達尋標系統,採用先進的智能為處理器技術,必要時人工可介入導引迴路,可加強抗干擾能力。獵鷹的射控系統號稱能同時處理40個目標,追蹤其中12個,並同時攻擊其中3個,單枚殺傷概率60~70%。
←轉賣給巴基斯坦後的Tariq(D-181)號,注意艦橋前方加裝中共製造的LY-60防空飛彈系統。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英國海軍/Type-21亞馬遜級巡防艦
張貼者: MDC布武閣 於 7/19/2008 07:09:00 下午
標籤: 現代海軍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