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西班牙海軍/加那利級重巡洋艦

By Meins
←外型奇特的西班牙海軍重巡洋艦加那利級
  在海軍條約當道的年代,有本錢維持重巡洋艦這種大型艦艇的國家並不多見,除了海軍五強(英,美,日,法,義)之外,就只有德國,澳洲(可以算入英國的編裝),西班牙,阿根廷與蘇聯等少數國家而已。相對於參加二戰的國家,以及獨自發展的蘇聯以外,西、阿的重巡洋艦都相當少提及。阿根廷的重巡主要是著眼於南美勢力均衡,西班牙的重巡就有點舊時遺風的色彩-對於當時的西班牙來說,所有的海軍艦艇當然都必須以船塢收納的上限為基準,扣掉一戰前設計建造的三艘無畏艦(西班牙號,詹姆一世與阿方索13世)之外,當代所能建造的最大艦艇就剛好是重巡洋艦等級的。對於依然保有一定艦隊的西班牙來說,銜接這些老戰艦的艦艇就是新造重巡洋艦。1926年的海軍計畫中,軍方提出三艘新造重巡的項目,後來減少為兩艘,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Canarias級重巡。####
  西班牙本身並沒有新式重巡的設計經驗,因此尋求英國方面的協助。對於英國而言, 由於受到條約限制(為他國建造的艦艇必須公告他國週知),也不好明目張膽的建造超過條約限制的大型軍艦,更何況西班牙也對直布羅陀的戰略情勢影響重大,在西班牙尚非成為自己盟國的情形下, 也沒有必要生出一艘超越條約的大型軍艦。因此, 英國決定以London級重巡為基準修改, 替西班牙海軍提供設計案。西班牙以兩處海外群島-Baleares(巴利亞利群島, 地中海西部)與Canarias(加那利群島, 北非西方),替兩艘新型重巡命名。
  對於喜歡拿外銷船隻當作白老鼠,在上面大玩各種實驗設計的英國造船官來說,現成的客戶上門,當然要好好利用一番了-前半段當然還是很中規中矩, 火砲直接拿英國重巡使用的8吋砲(Mk.II),仰角最大70度也跟英國的重巡同等, 操作彈種也是相同的。防空砲的部分則是升級使用12cm單裝砲8門,不過因為西班牙的預算不足, 因此艤裝只做完輪機主砲,交船時高砲飛機與機槍不但一應俱缺,其中Canarias的艦橋上射擊指揮儀甚至沒有裝,Baleares則是缺了艦尾主砲。而且,西班牙海軍的風格還很"古色古香",魚雷管並沒有選擇當時已經廣為運用的旋轉式魚雷管,而是早期的固定魚雷管, 代表要丟魚雷前還得旋回船身去對準目標!
  接下來的修改也還算正常-英國重巡的建造年代除了30年代初期完工的York級以外,多半都在1925-30年間, 速度也只允許開到31.5節。不過西班牙對Canarias級的要求是至少33節,這方面就得動一點腦筋了-船體的長寬比例稍微變動,使船體略為細長化,鍋爐使用相同的Yarrow鍋爐8座,不過渦輪機換成新型的Parsons式(4軸推進),輪機出力略升到9萬馬力,加上細長化船體的成果,成功達到33kt的要求。同時,因為西班牙並沒有英國人的長續航力要求(通商護衛),不用跟英國人一樣變成載油3200噸以上的大型油船,因此重油量砍到2600噸, 續航力也降低到15kt/8700nm,不過,以地中海的環境而言,這已經非常足夠。
  但是,實驗設計的部分從此開始-英國重巡傳統上都是使用三煙囪(前後小,中央大-郡級重巡)或雙煙囪(一大一小: York級),Canarias卻是把本來的兩座煙囪硬塞在一起, 變成一面「牆壁」型的大型煙囪,大概跟美國Lexington級航艦煙囪有一點相似-雖然說煙囪二合一是有一點好處(防止排煙倒流進去艦橋),但是在萬噸型的CA上硬搞一面牆壁出來,怎麼看都覺得怪怪的。(Canarias戰後的改裝就是把煙囪分家變成兩根,大概連西班牙人都覺得不順眼)
  裝甲的部分也因為英國人還沒開始防禦強化,因此只有側面51mm上面38mm, 砲塔也是gun house性質,全部裝甲25mm只能擋下破片跟機槍彈,只有水下防禦的突出部(bulge)比英國原始設計要堅實一點。而且,不知道是西班牙人想要盡量省錢,還是英國設計留下的缺點,Canarias的機關配置根本就是鍋爐全部一間艙房,渦輪也是,一旦遭到破壞浸水時,立刻就是全部動力喪失且機械艙全部浸水,生存性只能以一個「慘」字形容。另外,本來英國的重巡艦橋都已經定型成稍微低矮的箱型艦橋了,Canarias的則是將箱型硬加上一層(雖然這是西班牙的要求啦), 這兩點合起來的結果,光看她的外型根本看不出來這是英國系重巡-除非仔細看船身外型與火砲。
  這兩艘西班牙重巡就在英國提供火砲輪機等重要組件與基本設計,西班牙本土動工的情形下開工了。1934年因為預算不足的關係,高砲飛機等武裝的裝備就此暫停,到了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時,還在海軍工廠的兩艘重巡都被國派取得。由於海軍艦艇多半在共派手上,國派手上的最大艦艇就是這兩艘,因此國派也沒得選擇,只能立刻讓這兩艘軍艦上陣服役。
  兩艦的作戰狀況則是完全的兩回事-Canarias這邊是福星高照, 剛服役就打沉蘇聯援助共派的運輸船,並且也在跟共派海軍的交戰中取得擊沉敵艦的戰果。Baleares則是霉運當頭, 跑去找共派運輸船團時反而被護衛艦艇K到火災撤退,1938年3月的Palos海戰中, 由de Vierna少將指揮的兩艘重巡與一艘輕巡,從Majorca島出海準備迎接來自義大利的國派運輸船團,途中碰上從Cartagena出港的共派艦隊-雙方在半夜互相交火, 但是因為兩邊都沒受過嚴格的夜間戰鬥訓練,所以什麼都沒有打到。由於共派海軍的驅逐艦較多,de Vierna少將認為夜戰不利,決定等到白天再開始與對方決戰。但是共派的指揮官de Ubieto中將卻不如此想, 他要求共派艦隊返回戰場繼續尋找國派船艦, 希望利用較多的驅逐艦魚雷優勢發揮長處。
  結果, 0215時雙方再次開始交火-共派輕巡在5km距離開火,Baleares還擊,但是雙方的夜戰訓練水準真的太差,因此又是什麼都沒打到-此時,三艘共派的驅逐艦在未被發現的情形下,摸到離國派僅3km的距離, 然後丟出10條魚雷-結果,至少三條以上的魚雷命中國派旗艦Baleares。
  Baleares受到的傷害極為嚴重,這種離實戰還有相當距離的船艦, 碰上大量魚雷攻擊的下場只有沉沒一途。Baleares在五分鐘內當場爆沉,國派的另外兩艘巡洋艦立刻開溜, 共派也離開戰場回家休息去。最後,765名船員中,有372名被附近路過的英國海軍船艦救起。指揮官de Vierna少將則是高呼"Viva la muerte"口號,然後留在艦上與艦共亡。(Viva la muerte的意思就是"Long live death"-這也是西班牙外籍兵團的口號, 佛郎哥的摩爾部隊也是以此為口號。)
  至於Canarias不但過了西班牙內戰這關,同時也是1939年以後西班牙海軍的最大作戰軍艦。1941/5/27,Bismarck在法國外海被擊沉時,Canarias還曾經來到交戰現場搜救,不過,Canarias只找到兩具德國水兵的遺體, 並舉行隆重的海葬儀式。
  二戰後, Canarias經過大規模改裝後,依然作為西班牙的門面繼續服役,並且在NATO中也表現活躍,直到1975年才結束了39年的服役生涯,77-78年終於拆解。她不但是服役時間最長的條約重巡,同時,各國存活的條約級重巡多半都在50年代拆光,Canarias比其他的各國同級船艦都多活了20年以上,也堪稱是時代變遷的一種象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