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美國F-22猛禽戰鬥機

By Toga
一、機身尺寸:
A. 機全長..............18.90m
B. 機全高............... 5.08m
C. 翼展寬..............13.56m
D. 翼面積..............78.03m2
E. 機空重..............18,144 ~ 19,600kg
F. 內載燃油..........3,082Gal/11,665L/9,082 ~ 9,800 kg(JP-8)
G. 標準起飛重量........27,216 ~ 28,125kg
H. 機身材料重量比:37%鈦合金,23%複合材料,15%鋁合金,6%鋼,19%其他

二、基本飛行性能:
A. 高空最高時速:2.0M+ (一說其極速可達2.25至2.42馬赫)
B. 低空最高時速:800kts
C. 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最速點在40,000英呎高度左右處,此時標準空戰構型的猛禽可於最大軍推下以1.70至1.82馬赫的超音速巡航時速飛行,或是在八成軍用推力下,以1.5馬赫級數的超音速巡航時速飛行。
D. 超音速機動:據傳在開啟後燃器狀態下,猛禽能在中高空進行7G不掉速超音速迴旋。
E. 爬升能力:
根據一名(據信是)猛禽飛官的私人心得表示,猛禽戰機能在標準空戰武裝構型的狀況下,自地面起飛後迅速以0.99馬赫的時速垂直爬昇,直達20,000英尺 左右高度(換言之,其能以每秒約337公尺遞減至313公尺的爬升速度,一路衝至20,000英尺左右高度);其信心十足的指出:”如果正式測試的話,則 直到65,000英尺高度為止,猛禽戰機將能打破盡一切世界軍用機爬升飛行紀錄~而且還是在標準空戰武裝構型,絲毫不偷斤減兩的狀況下。”
####


F. 實用升限:65,000~70,000 fts(一般正常作業升限據稱為60,000 fts)
G. 耐G限:-3至+9.5g(FCS正常操作限制)
H. 空戰翼負荷:310 ~ 330 kg/m2(50%內載燃料 + 標準空戰武裝)
I. 加速能力:自200kts加速至 Mach 1 → ≦30 secs
(實際測試結果顯示:猛禽戰機的加速性能比原始需求指標好上3%左右)
J. 正常作戰攻角範圍:-60度至+60度, 在此範圍內, 猛禽可一邊維持攻角飛行, 一邊自由進行俯仰/偏航/滾轉等機動


K. 飛行包絡線比較:

a. 1G Flight Envelope:

Fighters: F22 RAPTOR, AB/EF2K TYPHOON, AB/F22 RAPTOR, Mil/F15C EAGLE, AB /F15C EAGLE, Mil
Sea-level: 0.15~1.21 Mach/0.15~1.15 Mach/0.15~1.05 Mach/0.15~1.00 Mach/0.15~0.95 Mach
10,000fts: 0.15~1.40 Mach/0.19~1.40 Mach/0.15~1.15 Mach/0.15~1.10 Mach/0.15~0.95 Mach
20,000fts: 0.18~1.75 Mach/0.22~1.65 Mach/0.18~1.35 Mach/0.20~1.30 Mach/0.20~1.00 Mach
25,000fts: 0.20~2.00 Mach/0.28~1.85 Mach/0.20~1.50 Mach/0.20~1.45 Mach/0.20~1.00 Mach
30,000fts: 0.25~2.00 Mach/0.30~2.00 Mach/0.25~1.65 Mach/0.30~1.60 Mach/0.35~1.00 Mach
40,000fts: 0.30~2.00 Mach/0.35~2.00 Mach/0.35~1.82 Mach/0.40~1.76 Mach/0.42~0.95 Mach
45,000fts: 0.40~2.00 Mach/0.40~2.00 Mach/0.52~1.80 Mach/0.55~1.70 Mach/0.60~0.92 Mach
50,000fts: 0.50~2.00 Mach/0.45~2.00 Mach/0.62~1.75 Mach/0.65~1.60 Mach/0.70~0.90 Mach
55,000fts: 0.60~2.00 Mach/0.50~2.00 Mach/0.72~1.60 Mach/0.75~1.00 Mach
57,500fts: 0.65~2.00 Mach/0.72~1.90 Mach/0.80~1.50 Mach/
60,000fts: 0.70~2.00 Mach/0.75~1.85 Mach
65,000fts: 1.00~2.00 Mach/0.88~1.70 Mach
67,500fts: 1.20~2.00 Mach/
(將各戰機的1G飛行包絡線面積加以粗略估算)
F-22A with AB:1000+(兩馬赫以上包絡線面積未計入)
EF-2K with AB:913+(兩馬赫以上包絡線面積未計入)
F-22A with Mil:676
F-15C with AB:591
F-15C with Mil:328

b. 5G Flight Envelope: http://photo.pchome.com.tw/chentoan/114546041726/


L. 飛送航程:2,778 ~ 3,500km(只靠內載燃料)


M. 超音速巡航續航力:可以在距離基地200多公里處以1.5馬赫左右時速持續超巡41分鐘再行返航。


N. 起飛跑道長度需求:800英呎/244公尺(空戰構型下)。


0. 綜合比較:

F-15C v.s EF-2K v.s F-22A

EMPTY-WEIGHT:
F-15C:12,973 kg ~ 13,427 kg(With AN/APG-63V2 AESA radar)
EF-2K:10,995 kg ~ 11,150 kg
F-22A:18,144 kg ~ 19,600 kg

INTERNAL-FUEL:
F-15C:6,103 kg
EF-2K:4,600 kg ~ 4,996 kg
F-22A:9,072 kg ~ 9,800 kg

STANDARD TAKING-OFF WEIGHT FOR A-A MISSION:
F-15C:20,500 ~ 20,930 kg
EF-2K:17,000 ~ 17,500 kg
F-22A:28,600 ~ 30,750 kg

WING-AREA:
F-15C:56.48 m2
EF-2K:50.00 m2
F-22A:78.03 m2

T/W of Taking-off with standard AA configuration(100% internal fuel + 6MRAAM + 2SRAAM),AB:
F-15C:1.030~1.052
EF-2K:1.050~1.081(Peace time)
EF-2K:1.108~1.140 (War time)
EF-2K:1.155~1.189 (EJ-200 with small revision)
EF-2K:1.208~1.243(EJ-230 upgrading)
F-22A:1.033~1.110 (F-119, Official declaration, 35,000 Ibs*2)
F-22A:1.121~1.269 (F-119, Actual performance, 38,000 ~ 40,000 Ibs*2)

T/W of Taking-off with standard AA configuration(100% internal fuel + 6MRAAM + 2SRAAM),MAX. MIL:
F-15C:0.634~0.648
EF-2K:0.700~0.721(Peace time)
EF-2K:0.805~0.829 (War time)
EF-2K:0.805~0.829 (EJ-200 with small revision)
EF-2K:0.840~0.865(EJ-230 upgrading)
F-22A:0.752~0.809 (F-119, Official declaration, 25,500 Ibs*2)
F-22A:0.770~0.828 (F-119, Actual performance, 26,100 Ibs*2)

WING-LOADING of Taking-off with standard AA configuration:
F-15C:362.96~370.57 kg/m2
EF-2K:340.00~350.00 kg/m2
F-22A:366.53~394.08 kg/m2

SERVICE CEILING:
F-15C:60,000 fts
EF-2K:65,000 fts
F-22A:65,000 to 70,000 fts

TAKING-OFF:
F-15C:900 fts
EF-2K:less than 900 fts
F-22A:800 fts

LANDING:
F-15C:3,500 fts
EF-2K:1,640 fts

FERRY-RANGE:
F-15C:5,745 km(6,103 kg internal fuel + 4,423 kg CFTs fuel + 5,395 kg tanks' fuel)
EF-2K:2,600 km(4,600~4,996 kg internal fuel )
EF-2K:3,706 km(4,600~4,996 kg internal fuel + 1,000~1,500 L tanks*2)
F-22A:2,728 ~ 3,500 km(9,072~9,800 kg internal fuel )

FLIGHT-ENVELOPE, 1G:
Fighters: F-22A RAPTOR/EF-2000 TYPHOON/F-15C EAGLE
Sea-level: 0.15~1.21 Mach/0.15~1.15 Mach/0.15~1.00 Mach
10,000ft: 0.15~1.40 Mach/0.19~1.40 Mach/0.15~1.10 Mach
20,000ft: 0.18~1.75 Mach/0.22~1.65 Mach/0.20~1.30 Mach
25,000ft: 0.20~2.00 Mach/0.28~1.85 Mach/0.25~1.45 Mach
30,000ft: 0.25~2.00 Mach/0.30~2.00 Mach/0.30~1.60 Mach
40,000ft: 0.30~2.00 Mach/0.35~2.00 Mach/0.40~1.76 Mach
45,000ft: 0.40~2.00 Mach/0.40~2.00 Mach/0.55~1.70 Mach
50,000ft: 0.50~2.00 Mach/0.45~2.00 Mach/0.65~1.60 Mach
55,000ft: 0.60~2.00 Mach/0.50~2.00 Mach/
60,000ft: 0.70~2.00 Mach/0.75~1.85 Mach
65,000ft: 1.00~2.00 Mach/0.88~1.70 Mach
67,500ft: 1.20~2.00 Mach/

FRONTAL MINIMAL RCS:
F-22A:0.00015 ~ 0.00060m2.............1~4 --> 1.00~1.40
F-35A:0.0012 ~ 0.0015m2...............8~10 --> 1.68~1.78
EF-2k:0.05 ~ 0.5 m2...............333~3332 --> 4.27~7.60
F-15C:10 ~ 25m2.............66666~166666 --> 16.07~20.21

Radar Tracking Range:
F-22A, APG-77:200~230 km for RCS 1m2 target.............Score: 222~256
EF-2K, CAPTOR-E:161~186 km+ for RCS 1m2 target........Score: 179~207+ (Post-2014)
F-35A, APG-81:160~185 km for RCS 1m2 target.............Score: 177~206
F-15C, V2/V3:144~185 km for RCS 1m2 target..............Score: 160~206
EF-2K, CAPTOR-M:107~124 km+ for RCS 1m2 target........Score: 119~138+ (Today)
F-15C, APG-63:90 km for RCS 1 m2 target...................Score: 100


P. 後勤補保維修:

Lockheed Martin claims dominance for F-22, F-35

By Chris Pocock, June 2007

http://www.eurofighter-typhoon.co.uk/forum/viewtopic.php?f=13&t=1574

Weiss told AIN that maintenance man-hours per flying hour needed to maintain the F-117’s low-observability have reduced from 50 to two. The equivalent figures for the F-22 and F-35 are expected to be 0.7 and 0.3 hours respectively.

Moreover, Weiss quoted the following reductions in sustainment for the F-22, compared with fourth generation combat jets: 40 percent less airlift to deploy; 35 percent less support personnel; 45 percent fewer spare parts; and 75 percent less support equipment.

=========================================================================

三、機載引擎:Pratt & Whitney F119-PW-100渦扇引擎*2

A. 最大軍推:25,500 ~ 26,100 Ib*2

B. 後燃推力:35,000 Ib*2 (官方說法, 有些專家聲稱其實際上已經提高至38,000 ~ 40,000磅級*2,而普惠集團也曾於幾年前IDR的專訪中表示:?在經過新技術提升改進之後,目前F-119引擎的最大推力,已比早先預定高出10% 以上?。)

C. 推重比:10~12:1

D. 壓縮比:35:1

E. 引擎最大操作溫度:攝氏1770度

=========================================================================

四、整合式電戰/匿蹤資料鏈/猛禽匿蹤戰術基本原理簡介:

http://www.strategypage.com/messageboards/messages/6-21564.asp

F/A-22猛禽如何匿蹤與遠程SA兼顧:

1. F/A-22上有兩套戰術資料鏈:

a. VHF/UHF波段MIDS-LVT LINK16 北約標準戰術資料鏈:其有效作用距離較長,用於和本國空軍或北約盟國空軍陣營中的眾多凡戰俗機溝通對話用。

b. Intra-flight datalink (IFDL)匿蹤戰術資料鏈:此一低能量低被截收概率匿蹤戰術資料鏈的有效作用距離較短,主用於猛禽戰機小隊間的匿蹤資訊交流,也是和目前西方各國同樣號 稱能進行上網連線作戰的新銳機種(EF-2000, Rafale, JAS-39, F/A-18E/F...........)在聯網作戰境界上的差別與分野關鍵之所在。


2. F/A-22的SA建構主要靠機上兩大感測系統~Northrop Grumman APG-77主動陣列火控雷達與 Sanders ALR-94整合式電戰/被動電磁訊號截收系統之收集,再配合上來自Datalinks的友軍提供情資,由機上的Common Integrated Processor (CIP) 加以比對分析整合後完成;三種資訊收集手段各有所長,例如ALR-94能提供最精確的目標方位資料,APG-77則能獲得最精準的測距資料,而 Datalinks則能彌補本機感測系統所遺漏或力有未逮的重要情資。


3. CIP控制APG-77雷達的軟體具有電磁管制功能,能在為持必須的SA需求為前提下,對所發出的雷達波之訊號強度,持續時間,於波束大小範圍進行嚴格的管制,以將因電磁訊號外洩而打草驚蛇的機率減至最低。


4. 資訊整合功能亦有助於猛禽的電磁匿蹤:The more the datalinks and ALR-94 can be used to build and update the tactical picture, the less the system needs to use the radar. The IFDL provides another layer of protection against tracking, because any one F-22 in a flight can provide radar data to the others。


5. 拜主動陣列設計之賜,APG-77與其它靠單一行波管發功的傳統雷達(包括Passive electronically steered array雷達在內)在性能上最大的分野在於:其可分身成多具獨立雷達/被動電子截收器/電子反制系統,在同一時間內發功操作;其無與倫比的波型調整速率 與不受機械掃描天線限制的資料更新速率,亦使其能同時進行多個波型與資料更新率需求迥異的對空/對地模式。此外雷達亦具備 "Closed-loop tracking"能力~雷達持續修正其所投射的能量與脈衝頻率,以最低的能量去追蹤鎖定目標。


6. 在另一方面,ALR-94則是當今世上最精密複雜的戰機用被動感測/整合電戰系統,根據LM集團前任F-22戰機計畫主持人,Tom Burbage博士表示:”ALR-94是猛禽戰機上科技複雜度最高的組件。”從某些角度來看,ALR-94才是F/A-22上感測系統的真正老大。

ALR -94系統下轄超過30個均勻分佈機身與主翼的陣列天線單元,其能提供360度全天球與全頻譜的電磁訊號情報截收服務,並可在遠超過雷達老二能察覺之的距 離範圍外,率先偵測,追蹤,乃至於透過電磁訊號特徵來識別目標~其有效作用範圍據稱可高達250海浬(463公里)以上。

ALR-94能 夠先行替APG-77雷達提供十分精確的目標方位乃至身份資訊,等到目標進入雷達有效探測距離範圍(對於一般傳統戰機而言,這個範圍值仍大於100海浬 /185公里)後,APG-77雷達能在ALR-94的指引下,將雷達波束窄化成有如雷射光般的集中(2 x 2度 in azimuth and elevation)在敵機目標上~此舉除了有加強目標探測能力,減少無謂電磁訊號外洩等優勢外,似乎也對美帝空軍在2010年以後將APG-77升級成 能執行”電磁硬殺”任務的微波武器系統提供良好基礎。

在較近距離時,ALR-94甚至可以用所謂的Narrowband interleaved search and track (NBILST)功能 去接手取代APG-77大多的敵機持續追蹤任務,此時雷達只需在發射BVR飛彈前開機提供目標的精確距離與速率資訊~甚至於如果敵機持續大開雷達的話, ALR-94可以光靠自身提供將近100%的AIM-120發射前必須射控資訊,並且將其導引至直到命中目標為止(此時AIM-120在事實上是一枚反輻 射AAM)。


7. 非協同目標識別能力(NCTR)是猛禽戰機上的另外一項高度機密;這項功能雖然業已在某些西方第三世代戰機的雷達(如APG-70,RDI等等)上實現,不過 APG-77的主動陣列設計與F/A-22上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將會對此一性能立下新的定義與註解:

One of the few known techniques is jet-engine modulation, which involves analyzing the raw radar return for the characteristic beat pro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radar-pulse frequency and the rotating blades of the engine. This technique is already used on operational radars (including the APG-70 in the F-15) but is vulnerable to countermeasures and dependent on target aspect.

Other NCTR techniques involve very precise range measurements. If the target's orientation is know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ignature over very small range bins can yield a range profile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a certain aircraft typ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F-22, which has a great deal of onboard processing power ?as well as a flexible, frequency-agile radar ?is designed to use an NCTR technique of this kind.


8. 由於Northrop Grumman APG-77主動陣列火控雷達與 Sanders ALR-94整合式電戰/被動電磁訊號截收系統的搭配是如此強大絕倫,美國方面認為光靠這兩者組合便再配合上猛禽本身的匿蹤性能,便足以讓F/A-22在 絕對安全的距離外率先發覺識別並追蹤鎖定任何已知對手,沒有必要再去錦上添花地安裝光電偵搜系統。


9. 此外F/A-22也未配備任何精密先進的Jamming systems~因為 APG-77雷達本身便具有極為強大的Jamming功能。

=========================================================================

五、機載雷達:AN/APG-77主動陣列雷達

A. GaAs T/R單元數:1,500 ~ 2,200單元(根據不同軍武消息說法)

B. 最大輸出功率:≧ 15KW (一說可達16.4KW)

C. 空對空偵測距離(最大距離):≧400km(一說460km以上)

D. 空對空追蹤距離:據稱能在距離200公里處追蹤RCS約1m2級的空中目標

E. 簡介:
從1980 年代的ATF計畫至今天的F-22A,與其一路走來,相伴相生的AN/APG-77機載火控主動陣列雷達計畫歷經超過二十寒暑,其不但是迄今戰機用 AESA雷達在性能上的最高標竿(至少在對空性能方面如是),更是美國空軍往後所有戰機用AESA雷達之科技共祖,更是整個美國不斷精益求精,推陳出新的 T/R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與見證。

AN/APG-77採用了1,500至2,200個Tile" T/R模組單元,最大輸出功率則在15kW以上;隨著不斷引進最新生產科技,今日AN/APG-77機載火控主動陣列雷達在整體對空性能方面上比美國空軍 最初計畫要求好上5%左右,而價格則從最初的790萬美元一具,下降至460萬美元一具以下。

根據最新一期AW&ST的專文說法 表示,在主動電磁波發射模式下,F-15C戰機雷達能於距離約56英里(90公里)外偵測追蹤的空中目標物,換成是猛禽戰機上的AN/APG-77則能在 距離125至150英里(200至242公里)外偵測追蹤之;而在以截收敵機電磁訊號並予以分析定位的被動模式下,其對空有效探測距離據稱更高達460公 里以上,且據說在結合ALR-94整合式電戰系統的輔助下,其定位精度甚至能達到(至少在某些狀況下)據此直接發射AIM-120C的地步。在多目標追蹤 方面,其能同步追蹤高達100個空中目標,遠高於任何今日世界上已知的現役/發展中戰機雷達。

對地攻擊方面,已知其在UHR(極高解析度)模式下,可獲致距離100 mile/160 km外目標物高達1英尺級解析度雷達影像,且隨著AN/APG-81主動陣列雷達計畫的發展,其未來可望陸續引進各種原為聯打機計畫開發的對地模式與功能。

除 此之外,老美空軍亦打算充份利用AN/APG-77 AESA雷達全頻譜/超大尖峰輸出功率/超高速資訊傳輸等特性,於2012年左右將其發展為一款長程(有效作用距離至少100英里/161公里以上)電子 攻擊(能對敵方的各式雷達感測器輸入幾可亂真的偽造目標方位/距離/速度訊號,甚至對敵方的作戰資料鏈體系植入電腦病毒或邏輯炸彈)與超高速寬頻聯合網路 資訊傳輸(Radar common datalink (R-CDL) standard,其網路頻寬高達每秒274MB以上,能讓APG-77雷達在數秒內傳輸或接收目前Link16要花上數十分鐘方能完成傳輸或下載的龐大 資訊,例如SAR影像等)之利器。另外在可以大幅增加雷達視野範圍的側視陣列天線科技方面,雖然因為預算問題,在短期之內,這項錦上添花的科技應該是無緣 引進部署在猛禽戰機之上,不過洛馬集團聲稱:安裝側視陣列天線所需的空間與額外能源,均已在量產型猛禽戰機上有所預留,以因應未來可能的相關升級。


PS1: 西方戰機雷達空對空對頭追蹤性能估計一覽:

APG-77 AESA(美F-22A):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0公里至24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5公里至42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12公里至136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00公里至242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00公里至363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55公里至430公里以上.

CAPTOR-E AESA(歐EF-2000 Tranch3, post-2014):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5公里至21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8公里至39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90公里至123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0公里至217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40公里至324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85公里至385公里以上.

APG-81 AESA(美F-35A/B/C):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公里至19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8公里至33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90公里至104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0公里至185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40公里至277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85公里至330公里以上.

APG-63 V2/V3/V4 AESA(美F-15C/E/SG):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4至19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5至33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81至104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44至185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15至277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55至330公里以上.

APG-79 AESA(美F/A-18E/F and EA-18G, Block 2 and 3):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3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2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2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28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92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28公里以上.

CAPTOR-M 機掃(歐EF-2000 Tranch 1 and 2):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0公里至12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9公里至22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0公里至70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07公里至124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0公里至185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90公里至220公里以上.

RBE-2 AESA(法Rafale F4, post-2012):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0公里至12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8公里至22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56公里至68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00公里至12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50公里至180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78公里至214公里以上.

APG-80 AESA(美F-16E):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1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0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2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1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5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95公里以上.

NOAR AESA(瑞JAS-39 C/D PLUS, post-2012):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0公里至11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8公里至20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56公里至62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00公里至11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50公里至165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預估在178公里至195公里以上.

APG-63機掃(美F-15C):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9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1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9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35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60公里以上.

RBE-2 PESA(法Rafale F1/F2/F3):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公里至8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2公里至14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8公里至45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5公里至8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00公里至120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19公里至142公里以上.

APG-73機掃(美F/A-18E/F, Block1):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公里至6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0公里至11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2公里至36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6公里至64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84公里至96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00公里至114公里以上.

PS-05A 機掃(瑞JAS-39 A/B/C/D):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公里至6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9公里至10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7公里至32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8公里至56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2公里至84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85公里至100公里以上.

APG-68 V9 機掃(美F-16 C/D/I)and RDY-2(法M2000-5MK2 and -9):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公里至5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8公里至9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5公里至30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6公里至54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6公里至80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8公里至95公里以上.

RDY 機掃(法M2000-5):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公里至5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至公里8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22公里至27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0公里至47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0公里至70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70公里至84公里以上.

APG-68 V5 機掃(美F-16 C/D):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公里至4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公里至7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8公里至22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2公里至40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0公里至60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60公里至72公里以上.

APG-67 V4 機掃(南韓T-50):
對RCS 0.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公里至4公里以上.
對RCS 0.0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公里至6公里以上.
對RCS 0.1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17公里至20公里以上.
對RCS 1.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30公里至36公里以上.
對RCS 5.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45公里至53公里以上.
對RCS 10.0 m2目標之理論有效追蹤距離在53公里至63公里以上.

PS2:
1. F-22A的正面最小RCS估計:0.00015 ~ 0.0006 m2
2. F-35A的正面最小RCS估計:0.0012 ~ 0.0015 m2
3. F/A-18E/F, MIG-35與西歐三劍客的正面最小RCS估計:0.05 ~ 0.5 m2
4. F-16C的正面最小RCS估計:1.0 ~ 3.0 m2
5. F/A-18C/D與MIG-21的正面最小RCS估計:3.0 m2
6. MIG-29的正面最小RCS估計:5.0 m2
7. F-15與Su-27系列的正面最小RCS估計:10.0 ~ 25.0 m2


PS2:
http://www.eurofighter-typhoon.co.uk/forum/viewtopic.php?f=13&t=1502

http://www.eurofighter-typhoon.co.uk/forum/viewtopic.php?f=13&t=1503

老美正式展開AESA雷達新把戲之開發工程~電子詐騙攻擊與無限寬頻上網......

電子詐騙攻擊措施之概述:

Navy officials are loath to talk with any detail about the metrics of electronic attacks and admit only to "extremely significant tactical ranges" for EA effects against air-to-air and surface-to-air radars, Gaddis says. However, other Pentagon and aerospace industry officials say that while air-to-air missiles are struggling to reach the 60-100-mi.-range mark, some 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attack effects can reach well beyond that.

"That's at least 100 mi.," says a long-time Pentagon radar specialist.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electronic attack, and they include putting false targets or altered ranges, speeds and positions of real targets into the enemy's radars. Those are effects that require less power than jamming and therefore are effective at longer ranges."

An industry official with insight into AESA development says that the ability to affect a foe is limited by the enemy radar's range because the signal has to be captured, manipulated and returned. Therefore, long-range ground-based radars and even AWACS radars could be electronically attacked at ranges well over 100 mi. For air-to-air and surface-to-air missiles, the techniques would be the same but the effective ranges would be shorter.

=========================================================================

六、空用電子系統:

1. The Raptors electronics are centered on two Common Integrated Processors (CIPs). Each CIP contains data such as mission planning data, and software for sensor managment. Mission specific data such as routes are loaded into the computer with a data transfer cartridge.

2. Before, in earlier aircaft each system, such as radar, engines, etc., had its own computer, but in the F-22, everything is managed by the 2 CIPs.

3. Each CIP has more than 300 MB of memory space, and was designed with growth potential to 650 MB. There is also room for a third CIP in the avionics bay.

(猛禽戰機機載的電腦系統由兩具CIP構成﹔機上萬事萬務都由其執行整合處理,每具電腦的記憶體空間超過300MB,有擴展至650MB的潛力,此外機上還有空間容納第三具CIP)

4. Each CIP has a signal processing speed of more than 20 billion operations per second (BOPS), with an expansion capability to 50 BOPS. The CIPs have a general processing capability of 700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MIPS), equivalent to several Cray supercomputers, with a growth capacity to 2,000 MIPS.
(每具CIP的訊號處理速度超過每秒兩百億,並且可視情況需要提昇擴增至每秒五百億﹔目前CIPS的指令處理速度為七億筆每秒,相當於數具克雷超級電腦的能力之和,且還有升級至二十億筆每秒的潛力。

5. The CIPs incorporate over 1 million lines of computer code. Each CIP is linked via a fiber-optic connecting bus, which can transfer data at a rate of over 400Mbits/sec.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capacity of the F-22s CIPs is over 100 times greater than the F-15Es, even though the Stike Eagle is considered one of todays most computerized aircraft.
(CIPS與光纖DATA BUS相連,資料傳送速度為400Mb/sec﹔整體而言,目前猛禽戰機上兩具電腦的整體資訊處理功能是F-15E上16具電腦能力總合的百倍有餘,且未來各方面能力還有再擴充為原來三四倍的潛力............)

=========================================================================

七、匿蹤性能描述:

1. 正面最小RCS:0.00015 ~ 0.0006m2級(彈珠級)

2. 美國空軍在經過數百次的DACT較量後證明:現役F-15C與F-16C戰機的雷達甚至無法在AIM-9M的有效射程以外處發現F-22A的存在。

3. 洛馬工程師聲稱,F-22的匿蹤性能將能使其安全接近S-300級防空單位至約15英里(24~25公里)左右的距離,而根據不久前的實際飛行測試證實: 猛禽戰機能在五萬英呎高度,1.5馬赫時速超巡狀態下,使用1,000磅級JDAM精準命中44公里外的地面目標~而根據美國空軍飛官聲稱,猛禽戰機有著 在六萬英呎高度,1.9馬赫時速下進行JDAM投彈的潛力(http://www.ausairpower.net/AA-Raptor-0406.pdf)。

4. 一名老美飛官聲稱猛禽戰機的匿蹤性強到連自身APG-77都掌握不住的地步,使得F-22A v.s F-22A的模擬空戰演練大戲極難安排~因為參戰雙方往往都無從發現對方的存在.......USAF目前的作法是在每架F-22A上都加裝一套空戰訓練 輔助系統,一旦開啟,這套系統會送出特殊訊號,在對方雷達幕上顯示自身所在位置,並且被當成側衛戰機視之......很明顯的,透過這套系統,老美空軍從 此以後將可望擁有比側衛還側衛的絕佳假想敵模擬戰機。

=========================================================================

八、標準武器配備:

1. 機腹彈艙武裝配掛選擇:

a. 可容納六枚AIM-120 C/D AAM
目 前F-22A所使用的主戰中程AAM為AIM-120C6,其為AIM-120C5的尋標器提升改良版,能夠更有效精確追蹤鎖定如巡弋飛彈等在低空突防的 低RCS目標威脅;而根據目前計畫,F-22A預定將於2013年正式換裝AIM-120D,和目前的AIM-120C相比,AIM-120D在使用新型 主動雷達尋標器,換裝新型雙向戰機飛彈資料鏈,加裝GPS導引系統,以及增加燃料籌載之後,於電子反反制能力,BVR多目標有效動態射程範圍,飛彈平均時 速與獵殺動能,和離軸攻擊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提升(註)。

b. 兩枚1,000磅級JDAM + 兩枚AIM-120 C/D AAM
在2006 年的一次測試中,一架猛禽戰機曾在高度50,000英呎處以時速1.5馬赫超巡的狀況下,用千磅級JDAM精準擊中距離超過44公里外的地面目標~而根據 美國飛行員表示,猛禽戰機可以在高度約60,000英呎處以1.9馬赫的時速飛行之狀況下投射JDAM(此時其有效射程勢將明顯高於44公里)。

c. 美國空軍自2007年二月起正式開始在F-22A上整合單位重量僅250磅級的GBU-39小直徑精導炸彈系統,根據美方聲稱,F-22A將能匿蹤內掛二 中二短與八枚GBU-39,並在超音速巡航的加持之下,以GBU-39精準攻擊距離超過60海浬(111公里)外的地面目標。

d. 兩枚SMACM緊緻型距外陸攻飛彈(有效射程250至600公里級,預定2010年後實用化)+ 兩枚AIM-120 C/D AAM。

e. 六至八枚新世代視距外空戰/視距內纏鬥/反輻射攻擊三合一多功能空對空/對地攻擊飛彈(預定2020年左右實用化)。


2. 進氣口兩側彈艙:目前可各容納一枚AIM-9M短程AAM,預定自2008年起換裝為AIM-9X,並與JHMCS相搭配。

3. 必要時, 兩翼下可各加裝兩具掛架,每具掛架上可以各自攜帶一具2,270公升的副油箱,或是兩枚AIM-120C/D AAM。此外也有消息指出,老美目前正在研發所謂的雷達低可視度派龍,希望能使得F-22A與F-35在雷達低可視度性能折損程度在被減至最少的狀況下外 掛武裝。

4. 固定武裝: 20mm M-61A2火神炮, 砲彈480發。


註:AIM-120家族有效射程概估

AIM-120最初的射程性能數據描述為:
1. 最大射程:約74 km
2. 最大有效射程:約50 km
3. 實戰紀錄最大效射程:約30 km

依據1997~1999年年份的IDR月刊的說法,老美預定分三階段提升AIM-120的性能:

第一階段:預定2005年前達成,射程提升25%,平均時速提高10%(AIM-120C5/C7)

第二階段:預定2010年前達成,射程提升50%,平均時速提高20%(AIM-120D)

第三階段:預定2015年前達成,射程提升100%,平均時速提高30%(AIM-120D2?)

=========================================================================

九、整體戰力分析與測試:

1. 美空軍宣稱, F-22的整體造價比F-15E (單價約一億兩千多萬美金)高出35%左右, 但是整體致命威力 (Lethality)則將是F-15E的九倍; 英國方面的電腦模擬則顯示: 在和Su-35/37等級的對手交鋒時, F-22的的獲勝機率高達91%, 換算成交換比的話則高達10.2:1。

2. 正面RCS為前代美製戰機機種的千分之一至兩萬分之一,其它各國已知同代戰機機種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當其能輕易識別鎖定,並在50至80公里(使用 AIM-120 C/D)乃至於100到200公里(使用新世代BVR/WVR/AG三合一多功能飛彈)的距離外朝他國敵機發動視距外攻擊時,敵國戰機的雷達卻難以在20 至30公里距離外有效鎖定猛禽;至於在紅外線匿蹤方面,目前僅知道有洛馬工程師曾聲稱:其表現較猛禽戰機的雷達匿蹤性”不惶多讓”。

3. 和F-15與F-16等上代戰機相較,其超越群倫的實戰高速飛行性能與超音速機動性使得同樣的空對空飛彈在其手中,有效射程可望延伸50~100%,並使敵方AAM/SAM的有效迎擊距離縮短25~75%。

4. 依照猛禽中隊飛行員說法,在其與F-15和F-16所比試過的多次BVR較量中,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架F-15或F-16找到在被猛禽”擊落”前,先 行發現猛禽戰機存在的方法;在2004至2005年間,猛禽戰機於和F-15C間的多次空中模擬較量中取得104:0之壓倒性綜合模擬戰果,其中包括一 次”以一敵五,三分解決”的經典傳奇。

5. Combat Aircraft 2006/01, Raptor Supremacy:
服 役於USAF第64中隊的F-16C飛官,Lt Col Paul Huffman之證言:”和猛禽戰機在空中交手,可說是天下第一無聊的任務:我們起飛,飛到指定戰區,被猛禽屠殺,前往空中加油站,再回指定戰區,再遭猛 禽狂砍,前往空中加油站,三返指定戰區,三挨猛禽蹂躪,返航。”

在2004年當中,第64中隊的F-16C與愛德華空軍基地的第31猛禽戰機測試評估中隊交手將近300回(通常是兩架F-22A對抗四架F-16C,不過相傳也有一架F-22A挑八架F-16C這等極端劇情),其結果有如傑克單挑金剛,猛禽戰機獲得壓倒性的全勝。

6. http://www.codeonemagazine.com/archives/2005/articles/jul_05/airspace/index.html
Lt. Col. Robert Garland, a former F-15C pilot who flies Raptors with the 422nd, provides an F/A-22 perspective on air-to-air combat in the Air Force's most advanced fighter: "Six adversaries provide a good workout for two F-15C pilots," he says. "But for two Raptor pilots, defeating six adversaries is about as difficult as eating breakfast. We don't even break a sweat. The Raptor needs a lot of adversaries to create a challenge."

7. http://www.f-16.net/f-16_forum_viewtopic-t-4132.html
F-16戰網上傳來,有關Tyndall的F/A-22測試中隊測試狀況的小道消息........

Raptor的妥善率在2005年時還有些問題,在當時的一次與F-16C的交手演練中,原本預定參賽五架猛禽中的四架因種種不同問題原因而退出比賽,最後只剩下一架F/A-22 去對抗八架F-16C.....

結果那架F/A-22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狂掃八架F-16C.

F- 16C的飛行員表示,AN/APG-68根本無從發現F/A-22~用肉眼去搜尋發現猛禽的機率搞不好還大些;在一般的BVR交手中,F-16C飛行員往 往茫然無知的平飛一陣子,然後就收到”你已掛點”判定;在WVR交鋒時,即使戰隼能逮住先行尾追猛禽的良機,F/A-22也能以超小半徑急轉彎切入F- 16內後方,輕鬆的反客為主.

8. 2006年二月號AFM月刊:
在2006年年初的一次演練中,四架F-22A各內掛著一枚 JDAM,三枚AIM-120,和兩枚AIM-9M,護著B-2A或F-117對模擬俄國新銳IADS陣地發動攻擊,敵手則由八架F-15C(負責扮演 Su-30MK,在演習中被賜與”重生吧!!側衛!!無限復活”恩典:被判定擊落返航後,立即起飛再戰,直到讓F-22A殺至過癮為止。)與地面上模擬 SA-10和SA-12的特殊陣地擔任。在經過幾次交鋒之後,猛禽夢幻隊創下在空中”擊落”33架敵機,在地面掃平整個IADS與所有SAM陣地,本身卻 毫無折損的驚人戰績表現。


9. 2006北方軍演成果報導:

http://www.f-16.net/f-16_forum_viewtopic-t-7205.html

最新一期AW&ST有關F-22A的新進動態發展報導:

A. F-22A業已成功驗證利用匿蹤閃身至茫然不知的F-16身後,進行火神炮背刺的測試,不過USAF還是偏好萬無一失的BVR殺敵法~在2006年夏天舉 行的阿拉斯加北邊軍演中,猛禽於首週所模擬擊落的144架戰果中,只有三架是發生在WVR範圍內,而其中更只有一架是動用到機炮模擬.

B. 截至目前為止,F-22A戰隊一直沒有機會在DACT中動用到他們的超機動神技~所有傳統戰機對手都在茫然不知中就被F-22A給BVR收拾,或WVR匿蹤背刺給暗算了.

C. F-22A的感測系統極度精良,在演習過程中,其識別出來犯對手敵機的速率往往是E-3C AWACS的好幾倍.

D. F-15C戰機雷達(APG-63)能在56英里(約90公里)外探測到的目標,換成APG-77 AESA雷達的話則據稱能在125至150英里(約200至242公里)以外處察覺.

E. 除了空優與對地打擊之外,F-22A還將擔任幾種特殊任務角色:
a. 前線空中/地面預警管制
b. 前線Electronic order of battle (EOB)
c. SEAD/DEAD
d. EA-6B電戰機指揮
e. 無人戰機指揮導引
f. 電子攻擊與資訊戰
g. 巡航飛彈反制

F. 阿拉斯加軍演期間,猛禽戰機所遭遇的模擬挑戰:
a. 八架F-22A + 十六架F-15C對抗四十架F-15/F-16/F-18紅軍(演習期間賦予被判定擊落後?再生?之權,因此紅軍方事實上是在模擬最多高達103架的來襲敵機群),持續反覆交戰2.5小時。 
b. 紅軍方模擬的敵機機種包括Su-22, Su-24, Su-27/30與MIG-29,所模擬使用的的空戰武器則包括R-27A型至F型,R-73,R-77,以及PL-12。
c. 此外紅軍方尚有一架EA-6B提供電戰干擾支援,在地面上則有模擬SA-6, S-300/SA-10, 乃至S-400/SA-20的防空單位支援。

G. 最終總體戰果表現:
a. 第一週空戰交換比:144比0。
b. 第二週空戰交換比:80比1。
c. 最終空戰戰果:241比2,且藍軍模擬折損的兩架戰機均為鷹式機而非猛禽。
d. F-22A在構成藍軍30%兵力規模的狀況下,卻囊括了藍軍49%空戰獵殺戰果。
e. 在空對地作戰方面,F-22A於軍演期間共扔出26枚JDAM,全數命中目標。
f. 在預定的105場出擊中,萌禽順利完成其中102場,達成97%的出擊率。
g. 不過在Mission capable rate(71.9%)方面上則未能達成原先預定目標(74.0%)。


10. F-22A於2007年首度參加紅旗軍演後,參賽飛行員對其表現之心得:
http://www.f-16.net/news_article2199.html
http://www.acc.af.mil/news/story.asp?id=123041725

A. Stephen Chappell, 澳大利亞空軍參賽中隊的領隊, 被交換至F-15C戰機上後有和F-22A對陣的第一手心得資料: "它的匿蹤強到當雙方接近至我能透過座艙看到其存在的距離時, 我機上所有的武器系統都還鎖它不住的地步......"

B. Lt. Col. Larry Bruce, 在軍演中負責擔任宇萌禽交手的紅軍戰機中隊指揮官則不情願地坦承:”和F-22A交手真的是一件飽受羞辱的苦差, 就算不靠匿蹤, 猛禽光用它無與倫比的龐大能量與機動性同樣能把我們徹底壓倒”

C. Capt. Brian Budde, 94th FS飛官表示:”猛禽能以超過9G (先前有美國飛官表示目前猛禽的正常FCS允許操作G限為9.5G) 的負荷持續機動, 其高G機動的持續力遠超過F-15C, 而強大的推力則使其即使在高G機動時都不會流失速度~猛禽目前的剩餘能量, 業已高到讓飛行員都不知道該如何妥善利用的地步, 使其在和傳統戰機對陣時, 所具備的能量優勢簡直如外星人下凡……”


11. 2007年五月號Combat Aircraft (與2007年七月號AFM和洛馬公開新聞補充):

美國空軍種子教官Maj Lawrence Spinetta專文:”RAPTOR FLAG”

A. 由USAF種子教官文中背書的猛禽戰機性能指標:
* F-22A的中高空超巡時速可達1.72馬赫,正常作業高度為60,000英呎。
* F119-PW-100渦扇引擎的推力級數為39,000磅級。
* F-22A的爬升能力天下無雙,能正負20度俯仰的TVC提供其絕倫的纏鬥機敏性,不過暫時無法配備JHMCS和AIM-9X則是其目前美中不足之處。
* APG-77 AESA雷達每秒鐘頻率變換超過千次,足以讓時下最新銳的Jamming Pods在其面前也得稱臣,其也將據備集中能量來飽和破壞敵方感測器的電子攻擊能力。
* 機上兩具CIP各擁有300 MB的記憶容量,並能以每秒10.5 billion instructions的速率處理資訊,機上軟體code超過170萬行。

B. 近來的軍演顯示,F-22A能在飛彈發射完畢之後繼續靠著匿蹤性能逗留在戰場,再憑著強大無比的主被動偵搜系統與資料處理能力擔任前線匿蹤預警機與 Mission Commander的重任,不過再度美中不足的是,目前F-22A並不具備透過LINK-16對友軍盟國傳統戰機傳達資訊的能力,因此與友軍盟國傳統戰機 間的資訊溝通暫時還是得靠無線電語音。

C. 2007年2月間,94th FS的14架F-22A參加了模擬地球上最高強度空戰的內華達紅旗軍演,在整場軍演期間,藍軍方的F-22A遭受到史無前例的F-15與F-16紅色聯軍挑戰:
* 紅軍方試圖使用詳情列為機密的最新機動戰術規避猛禽的偵測鎖定,但全數以失敗作收。
* 紅軍方還曾試圖以近似犯規的手法進攻~從原始軍演計畫簡報中列為非攻擊軸向的方向朝猛禽戰機所在空域襲擊,但還是被殺得片甲不留。
* 紅軍方也試圖以密集編隊,共同組成電磁干擾防護牆的方式來阻撓F-22A的雷達鎖定,但APG-77雷達輕輕鬆鬆的就突破干擾,識別鎖定目標,接著來場BVR獵火雞。
* 紅軍方亦曾試圖以四架配備NVG的F-16於夜間用低空突防戰術突破禽之壁,結果還是慘遭F-22A的AIM-120模擬屠殺。
* 到最後,紅軍方真正足以威脅猛禽的手段只有一種:”無限機製”~在每次軍演時限內,紅軍方的戰機無論被擊落多少次,都可以在飛行一段距離後,於一個新方位 重新宣告”復活”,再度向猛禽方發動進攻,而猛禽方則除了彈藥有限,被模擬命中就得退場外,更得持續面對不斷復活且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一波波敵機群的嚴苛挑 戰(一名猛禽飛官表示:”這就活像是打地鼠遊戲般”),在其中一次最大規模的對抗中,一架F-22A被三架F-16給近距纏上,當其收拾其中兩架之後,在 要以AIM-9M鎖定第三名對手時晚了對手三秒鐘,最後被判定相互擊落。
* 94th FS於這場紅旗軍演中獲得了比例為36比1的交換比,雖然和猛禽以往的表現相比,這等交換比數字顯得不夠光采,但已經是自有紅旗軍演以來,所有參加軍演的 戰機中隊中最為輝煌燦爛的表現矣(註:不過根據後來洛馬集團的對外公佈說法顯示,F-22A在紅旗軍演中所創下的最終模擬空戰交換比為80比1~因此36 比1之說很可能僅是指軍演期間一次最大規模的對抗結果)。
* 使用APG-63V3 AESA雷達的藍軍F-15在本次紅旗軍演期間亦創下14:1的最終總體模擬交換比 (殺敵111, 自損8),至於F-22在該次軍演中的最終總體模擬交換比 (根據洛馬發布的新聞稿) 則為80比1 ~ 而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參加本次紅旗軍演的猛禽飛官都還是在猛禽機上只有50飛行小時左右飛行經驗的菜鳥新手。


12. Lockheed Martin claims dominance for F-22, F-35

By Chris Pocock, June 2007

http://www.eurofighter-typhoon.co.uk/forum/viewtopic.php?f=13&t=1574

Lockheed Martin’s Weiss told AIN that extensive simulation supported the company’s contention that its 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legacy fighters”–and better value as well. He explained, “We modeled three major combat scenarios using classified and special-access data. In one of them, you needed 725 F-15/16-class fighters plus 230 airlifters and tankers to achieve air dominance at a life-cycle cost of $300 billion. Whereas only 230 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 were required, plus 100 airlifters and tankers. And the legacy losses in air combat were seven times greater.”

=========================================================================

十、成本造價與未來升級精進計畫和展望:

1. 根據五角大廈於2007年4月9日對外公佈三軍國防計畫預算資料顯示:猛禽戰機計畫的預估整體成本於2006年六月底時為626億美金,至2006年十二月底時提高為652億9,270多萬美金,提升幅度約4.3%,平均單機整體成本約為3億5,679多萬美金.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cgi-bin/client/modele.pl?prod=81127&session=dae.25421970.1176205118.mEyWTX8AAAEAABE-jrwAAAAE&modele=release

F-22A
Program costs increased $2,692.7 million (+4.3 percent) from $62,600.0 million to $65,292.7 million, due primarily to a revised estimate for the replan of Increments 3.1 and 3.2 (+$1,987.1 million), the additional of funding for the first year of multiyear procurement (+$1,416.5 million), an increase in peculiar support for two operating locations (+$311.1 mill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vised escalation indices (+$197.1 million). These increases were partially offset by reductions in development funding for the modernization program (-$110.0 million), revised estimates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s of multiyear procurement (-$980.6 million), and an acceleration of the annual procurement buy profile from a 4-year to a 3-year schedule (-$161.1 million).

2. 然而老美空軍保證開發成本已經投資完成,之後買得越多就能越划算~例如目前最新批次(Lot 5)的量產F-22A離陸成本已經降價至1億3,660多萬美金,假設元老院肯高抬貴手,批准老美空軍再買進100架新批次猛禽的話,則這批新機的單機平 均離陸成本預期將只要1億1,600多萬美金.

3. 在日前阿拉斯加軍演中,12架F-22A於期間與最多達40架模擬敵機同時交手,最後創下108比0的壓倒性狂勝,且被證明其為美海空軍中唯一能同時兼任 空中制霸/防空壓制/反巡航飛彈三重重任的戰機;而在其SA協助引導下,友軍F-15與F/A-18上的武器系統亦發揮出遠超過自行使用時的威力.

4. 帝國空軍亦表明速度性能不足(根據一名猛禽飛官的說法,F-35閃電二世戰機的飛行包絡線面積可能只有F-22A猛禽的一半左右),匿蹤對空火力攜帶量只 有F-22A一半的F-35並不足以擔當帝國空權爭奪大任,其聲稱若想要完全替代一架猛禽在空優作戰上所具備的份量威力,得買上兩至三架的F-35.

5. 此外帝國空軍也再度強調老俄SA-10/-12/-20等十位數長程空防系統的潛在威脅絲毫不亞於本國的愛國者系列,而當二次波灣戰爭其間那些不小心遭愛 國者誤殺的自家與盟國傳統戰機(F-16, F/A-18, Tornado)都是在使出渾身解數下依然慘遭毒手時,拿他們去對抗十位數長程空防系統的下場將不難想見,因此結論還是一樣:”猛禽不出,誰與爭鋒??”

6. F-22A最新量產與部署動態(截至2007年七月底):
a. 完工量產機105架,正式交機99架(註:第100架量產型猛禽戰機已於2007年八月二十九日交機給美國空軍),洛馬集團目前以每六星期一架的速率交機.
b. 目前已確認下單量產(含已出廠與交機者)183架,分成九批次。
c. 美國空軍決定在FY07,FY08,與FY09分別再生產20架猛禽機,整個生產線將運作至2011年年底以後,好和F-35聯打閃電機之正式量產作業相銜接。
d. 目前交機中的批次是第五批次機,和前一批次相比,其有178處修改提昇,離陸成本約為1億3,660萬美金。
e. 美國空軍於2007年7月31日正式向洛馬集團下單採購Lots 7至Lots 9批次猛禽戰機,在相關預算費用方面:
* 洛馬集團:獲得50億4974萬3121美金預算建造60架猛禽戰機。
* 普惠集團:獲得約13億美金預算製造Lots 7至9批次猛禽戰機的動力系統。
* 美國空軍業已先行投資23億美金在最新批次猛禽戰機的長期生產與補保維修等相關事宜上。
f. 根據目前計畫,Lots 7至Lots 9批次猛禽戰機將於2008年年底至2012年年中間陸續運交美國空軍。

7. 根據五角大廈官員於2007年接受AFM訪問時的說法,最新猛禽戰機的生產批次計畫將分成三批次:
a. BLOCK 20:具備完整空對空性能以及基本對地打擊性能(1,000磅級JDAM)。
b. BLOCK 30/3.1版升級計劃:
正在進行中,預定於2010年左右實現;雷達升級為APG-77(V)1版,增加SAR等多項空對地模式以及電子硬殺攻擊模式,並擁有識別與以精導武器攻擊多個獨立地面目標的能力;至於武器方面則將增添SDB的使用能力(不過只能在次音速飛行領域下投彈)。
c. BLOCK 35/3.2版升級計劃:
仍 在定義階段,不過預定將能使猛禽在超音速巡航飛行領域中投擲SDB,雷達增添新空對地模式,以及引進TNNT寬頻IP-based超高速戰術資料鏈系統以 大幅強化與友軍間的協同作戰能力與動態SA掌握性能,至於在武器方面則預訂增添AIM-120D與AIM-9X的使用發射能力。
d. 所有猛禽戰機最終都將升級為BLOCK 35批次境界。

8. 美國空軍一直期盼能採購381架F-22A以編成10個Air and Space Expeditionary Force(AEF,每個AEF下轄24架F-22A),然而拜美國國會堅決限制其預算規模之賜,令美國空軍只能獲得183架F-22A以編成7個AEF (每個AEF下轄18架F-22A,預定2013年之前全數成軍),且在許多性能領域上仍有美中不足之處並難以在短期之內獲得有效解決~例如其迄今缺乏可 以和傳統友軍戰機/預警機溝通的戰術資料鏈(只能傳出,卻不能接收來自LINK-16的資訊),頭盔顯示器換裝計畫仍無著落,先前駕駛F-117A的飛官 對其能否在短時間內成熟至足以全面取代接替F-117的任務深表懷疑,而一位先前駕駛F-15E的猛禽飛官則在受訪時表示其對移動式地圖與標定莢艙深感懷 念,因此其最欣賞喜歡的戰機還是以打擊鷹為第一,猛禽只能排第二(AFM 2007/10)。

9. 根據上述計畫,LM廠的猛禽生產線將於2008年邁入逐步縮減關閉之路,而美國空軍不得不將旗下狀況最佳的178架F-15鷹式機進行延壽與升級,以便與 猛禽戰機共同擔任維持美軍絕對空權的重責大任直到至少2025年以後;然而在2007年11月間,美國空軍的F-15C先是發生空中解體意外,接著在全面 停飛檢修時驚見重大縱樑結構破壞缺陷在超過40%的現役F-15A/B/C/D空優鷹之中出現,這使得160餘架F-15空優鷹面臨必須提前除役的窘境, 但也令美國空軍增產猛禽戰機的訴求重新獲得美國國會與政府當局的重視,有可能於不久的將來敗部復活。

=========================================================================

十二、F-22A, F-35A, F-35B, F-35C, F-15K, F-16E, F/A-18 E, EF-2000, Rafale C, and MIG-35 (2007 Revise)

A. Empty weight:
* F-22A: 18,144 ~ 19,600 kg
* F-35A: 13,170 kg
* F-35B: 14,588 kg
* F-35C: 14,548 kg
* F-15E: 14,515 kg
* F-16E: 9,980 kg
* F-18E: 14,288 kg
* EF-2K: 10,995 ~ 11,150 kg
* Rafale C: 9,500 ~ 9,850 kg
* MIG-35: 12,000 kg


B. Internal Fuel:
* F-22A: 9,072 ~ 9,800 kg
* F-35A: 8,382 kg
* F-35B: 6,352 kg
* F-35C: 9,111 kg
* F-15E: 5,920 kg
* F-16E: 3,160 kg
* F-18E: 6,780 kg
* EF-2K: 4,600 ~ 4,996 kg
* Rafale: 4,700 kg
* MIG-35: 4,800 kg


C. Wing Surface Area:
* F-22A: 78.03 m2
* F-35A: 42.74 m2
* F-35B: 42.74 m2
* F-35C: 57.60 m2
* F-15E: 56.50 m2
* F-16E: 27.87 m2
* F-18E: 46.45 m2
* EF-2K: 50.00 m2
* Rafale: 45.70 m2
* MIG-35: 38.00 m2


D. Comparison of air-combat weight, T/W ratio, and wing-load among these fighters at the "fair" condition (with the same kind and the amount of AAM weapons + roughly equal combat radius):
* F-22A: 6,500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IM-9X*2
* F-35: 5,000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IM-9X*2
* F-15E: 5,920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IM-9X*2
* F-16E: 3,160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IM-9X*2
* F-18E: 5,500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IM-9X*2
* EF-2K: 4,600 ~ 4,996 kg internal fuel + AIM-120*4 + ASRAAM*2
* RAFALE: 4,700 kg internal fuel + MICA EM*4 + MICA IR*2
* MIG-35: 4,800 kg internal fuel + R-77*4 + R-73M2*2


E. Air-combat weight:
* F-22A: 25,700 ~ 27, 200 kg
* F-35A: 19,270 kg
* F-35B: 20,700 kg
* F-35C: 20,650 kg
* F-15E: 21,550 kg
* F-16E: 14,250 kg
* F-18E: 20,900 kg
* EF-2K: 16,790 ~ 17,250 kg
* Rafale: 15,100 ~ 15,450 kg
* MIG-35: 18,000 kg


F. Wing-load (E/C):
* F-22A: 329.4 ~ 348.6 kg/m2
* F-35A: 450.9 kg/m2
* F-35B: 484.3 kg/m2
* F-35C: 358.5 kg/m2
* F-15E: 381.4 kg/m2
* F-16E: 511.3 kg/m2
* F-18E: 449.9 kg/m2
* EF-2K: 335.8 ~ 345.0 kg/m2
* Rafale: 330.4 ~ 338.1 kg/m2
* MIG-35: 473.7 kg/m2


G. T/W ratio, sea-level (AB thrust / Maximal military thrust):

* F-22A: 1.167 ~ 1.412 / 0.850 ~ 0.921 (F119, 35,000 ~ 40,000 Ib / 25,500 ~ 26,100 Ib *2)

* F-35A: 0.942 ~ 1.059 / 0.680 (F135, 40,000 ~ 45,000 Ib / 28,900 Ib *1)
* F-35B: 0.877 ~ 0.986 / 0.633 (F135, 40,000 ~ 45,000 Ib / 28,900 Ib *1)
* F-35C: 0.879 ~ 0.988 / 0.635 (F135, 40,000 ~ 45,000 Ib / 28,900 Ib *1)

* F-15E: 1.225 / 0.749 (F100-PW-229, 29,100 Ib / 17,800 Ib *2)

* F-16E: 1.019 ~ 1.082 / 0.605 (F110-GE-132, 32,000 ~ 34,000 Ib / 19,000 Ib *1)

* F-18E: 0.955 / 0.608 (F414-GE-400, nowadays, 22,000 Ib / 14,000 Ib *2)
* F-18E: 1.146 ~ 1.194 / 0.730 ~ 0.760 (F414-GE-???, post-2015?, 26,400 ~ 27,500 Ib / 16,800 ~ 17,500 Ib *2)


* EF-2K: 1.065 ~ 1.094 / 0.710 ~ 0.730 (EJ200, peace time, 20,250 Ib / 13,500 Ib *2)
* EF-2K: 1.124 ~ 1.154 / 0.816 ~ 0.840 (EJ200, war time, 21,370 Ib / 15,525 Ib *2)
* EF-2K: 1.172 ~ 1.203 / 0.816 ~ 0.840 (EJ200, small revision, 22,275 Ib / 15,525 Ib *2)
* EF-2K: 1.224 ~ 1.258 / 0.852 ~ 0.876 (EJ230, post-2010~2015?, 23,280 Ib / 16,200 Ib *2)
* EF-2K: 1.420 ~ 1.459 / 0.923 ~ 0.950 (EJ270, post-2015~2020?, 27,000 Ib / 17,550 Ib *2)

* RAFALE C: 0.989 ~ 1.012 / 0.670 (M88-2, 16,850 ~ 17,000 Ib / 11,245 Ib *2)
* RAFALE C: 1.150 ~ 1.210 / 0.770 ~ 0.800 (M88-3, 20,000 ~ 20,500 Ib / 13,500 Ib *2)

* MIG-35: 1.000 / 0.600 (RD-33MKV, 19,840 Ib / 11,900 Ib *2)

======================================================================

Score of AB and Max. Mil T/W ratio:

F-35B: 88 ~ 99 / 105

F-35C: 88 ~ 99 / 106

F-18E: 96 / 101 (F414 nowadays)

MIG-35: 100 / 100

Rafale C: 100 / 112 (M88-2)

F-35A: 94 ~ 106 / 113

F-16E: 102 ~ 108 / 101

EF-2000: 106 ~ 109 / 118 ~ 122 (EJ-200, peace time)

EF-2000: 112 ~ 115 / 136 ~ 140 (EJ-200, war time)

F-18E: 115 ~ 119 / 122 ~ 127 (Possible F414 upgrading)

EF-2000: 117 ~ 120 / 136 ~ 140 (EJ-200, small revision)

Rafale C: 115 ~ 121 / 128 ~ 133 (M88-3, post 2012?)

F-15E: 123 / 125

EF-2000: 122 ~ 126 / 142 ~ 146 (EJ-230, post 2010~2015?)

F-22A: 117 ~ 141 / 142 ~ 154

EF-2000: 142 ~ 146 / 154 ~ 158 (EJ-270, post 2015~2020?)

======================================================================

註:

1. 本列表所列推力數據為各國戰機引擎在海平面靜止狀態下的推力表現,因此所換算出來的推重比基本上只是戰機在起飛與海平面低速下推重比的近似值,並不能直接精確代表各戰機在中高空高速空戰時的實際推重比與剩餘功率數據高下。

2. 為了讓相互比較立於(個人認為)較為公平的基礎上,像F-22A與F-35等燃料分率與腿長比其他同儕高出太多的美製機種,在下於比較時並未讓其在 100%內載燃料滿載的狀況下進行,而是以其大概能獲得與其他使用100%內載燃料之對手約略同級作戰航程下所需內載燃料量來進行計算。

3. 在下於列表中亦加入了某些戰機於未來進行廠商所聲稱預期的推力升級計畫之後,所可能獲得的最佳化推重比數據表現~不過這些表現是在最樂觀狀況(戰機空重不 變)下所能獲得的結果,實際上大多戰機在進行包括推力升級在內的大改升級時,空重數據通常亦會顯著上升,使得推重比增加的幅度明顯低於引擎推力本身的增 幅,有時甚至不進反退(例如超級蟲)。

4. 推重比是極度簡化的粗估指標,且完全未將戰機之阻力因素考慮在內,因此以上列表的推重比高下排列,並不能全然反映各戰機在海平面高度低速狀態之下的實際剩 餘功率之高下與差距(舉例說來單看上述推重比數字的話,則F-15E是明顯高於目前的歐洲雙風,甚至於不下猛禽,然而實際狗戰格鬥較量的結果,卻是猛禽與 雙風在絕大多數比武中把F-15E給打得一敗塗地)。

沒有留言: